业界资讯

邱鸣:政校企三位一体 合理培养传播中国文化翻译人才

发布时间:2015-06-15 14:39:00  |  来源:中国翻译研究院  |  作者:  |  责任编辑:黄珊

6月12日上午,专题论坛 "翻译与对外话语创新"举行。图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邱鸣。中国网 记者郑亮 摄 

        2015年6月12日上午,中国翻译研究院在重庆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成功举办“翻译与对外话语创新”论坛。作为论坛的发言嘉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邱鸣进行了“政校企三位一体,合理培养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人才”的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摘编:

         因为是来自高校,所以想跟大家谈一个有关翻译人才的话题,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就是“政校企三位一体,合理培养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人才”,大家可能已经关注到了,被称作国际四大书展之一的美国书展5月27日-31日在美国纽约举行,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这样全球性的书展,包括论坛活动,而且书展开幕之际,中国图书走出去又传来喜讯,美国最大的连锁图书店首次开设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图书专区,这也是中国图书首次大规模走进西方主流的书店。

        怎么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专家学者们的一个共识,而中译外也自然的成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进人类文明交融、增强我国软实力的这样一个重要传播方式。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的现实情况,也并不是那么乐观的,这一年友义局长提出的,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应该建立中译外人才库,这为我们培养中译外人才指明了一条道路。但在中国文化大繁荣、中国文化走出去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汉学家,以及编译局、外文局这样有限的专家们来承担所有的中译外的宏大任务。所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迫切性,本土中译外人才的缺失,倒逼着高校反思,我们究竟要怎样培养能够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人才? 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现在中译外人才市场的需求?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在中译外人才培养中,究竟有怎样的合作空间?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全方位有效传播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积极的意义。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在中译外人才培养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中译外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政府、企业两支力量,与高校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功能上是互补的。

        具体来说,高校按照中译外翻译的特点,系统的进行课程的设置,合理设置教学法,综合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企业则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对市场前瞻性的洞察,为高校提供人才培养标准的动态参考,政府则需要利用其制定政策、法规的职能,引导高校中译外教学,以及规范翻译市场的运作,确定文化翻译的语言规范。只有政、校、企三位一体,有机合作、有机联动,才有利于中译外本土人才库的建设。

        下面将从高校翻译专业课程改革,高校与业界及高校与政府的合作,三方有机联动等方面来阐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

        第一,改革高校课程设置。针对中译外人才培养的特点,设置兼具动态与平衡的课程。所谓动态与平衡是指中译外翻译课程设置应当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合理调整课程,通过邀请专家进课堂,聘请业界导师等多种方式,让专家参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开发第二课堂,让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目前,不少高校翻译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特色不突出,不能反映国家战略发展市场的需求,缺乏弹性和灵活性。而企业、行业协会、政府能够从市场需求、顶端设计的高度,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加以指导,避免高校闭门造车。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撰写的2015年4月发布的《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版》指出,中译外业务占80%到100%的企业占到13%,中译外业务占到企业50%-80%的企业已经占到51%,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64%的翻译服务企业的中译外业务量已经占到其业务量的一半以上,这显著高于外译中,这是2011年以来企业调查问卷连续第三次显示在翻译服务市场,中译外工作量比例逐年增多。这也表明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加大,我国已经从侧重对内译介西方文明与文化为侧重转为对外译介中国文明和文化。这一调查研究结果,对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调整具有风向标的意义。业界的调查应当成为课程设置的重要参考。除此之外,翻译专业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体系,并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既要教语言专业,更要教授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清醒的文化自觉、正确的文化认同,进行包容的文化对话,引导学生向世界展现崭新的中国形象。比如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实验班这样一个“三孔”文化双语研究为例,通过第二课堂的活动充分发掘山东曲阜文化的内容,成功编写了《从孔子故里看中国文化——儒家文化探索之旅全记录》中英文对照版,将中国儒家文化推荐给世界各地游客,这可以算是充分开发第二课堂,鼓励学生传承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第二,加强高校与企业及行业协会的联动。差异化培养中译外人才,多渠道传播中国文化。培养中译外人才单凭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翻译专业必须与业界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充分利用业界在市场前瞻性的优势,在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的同时,借船出海,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市场所需的中译外人才,创造本校的语言服务品牌。目前,国内一些设有翻译专业的高校纷纷依托自身的优势,与企业或行业协会联合,开展多样化的中译外项目,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同时也形成了自己学校的品牌。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经典剧目英译。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路径的多元化,各学校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企业在市场上的优势,通过前瞻性的把握,通过差异化发展,培养本校的中译外人才。比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家以语言管理为主要学科,以旅游为特色学科(的学校),所以我们除了重视口语教育以外,还重视与旅游相关的中译外项目建设,二外翻译教师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参与中译外项目,从项目的衔接、项目分工、术语管理、翻译工具使用、翻译校对等各个环节组织学生真实的体验翻译流程,比如2014年4月,翻译学院承担了北京市旅游委世界休闲大会申报文字的翻译,还包括了旅游业界也在开发APP的一些项目。

        第三,加强高校与政府间的合作。注重中译外人才培养和文化对外传播的规范性,除了企业的参加,政府同样是高校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合作伙伴,特别是在当前翻译市场普遍存在门槛低、无准则的情况下,翻译利益的驱动使得懂一点外语,没有经过训练,非常不专业的人才大量流于翻译市场,使得翻译人才鱼龙混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样规范翻译市场,培养高质量的翻译人才,这也是对高校翻译人才提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这方面比如说学校与政府合作过程中,不断规范教学课程,调整教学的目标,比如作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来讲,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方面,我们也设计了这样一些方案。首先是政府部门和专家共同设计高校的翻译课程,比如外文及中央编译局,充分利用部门来完善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提高整个教学质量、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建设中译外人才库是顺应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环,在这个当中没有任何一方依靠自身的力量可以实现,中译外人才培养需要高校、企业、政府三方联动合作,需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要取长补短,建立长效的联动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之下,中译外队伍必将凝聚合力,推动中国文化成功走向世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