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资讯

李雅芳:如何实现国际传播中的无障碍阅读

发布时间:2015-06-16 16:34:12  |  来源:中国翻译研究院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潇
 

6月12日上午,专题论坛“翻译与对外话语创新”举行,图为北京周报社社长李雅芳。[中国网 郑亮 摄]

2015年6月12日上午,中国翻译研究院在重庆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成功举办“翻译与对外话语创新”论坛。北京周报社社长李雅芳进行了“如何实现国际传播中的无障碍阅读——以北京周报的实践为例”的发言。以下为发言摘编:

北京周报社自成立开始,对外话语传播创新一直是我们的应有之义,所以今天我从几个案例跟大家进行分享。

第一个案例,关于对外报道方面。这个案例稍微有点久远,但是让我们对外报道中的异化翻译更加形象和生动。2010年,当时根据上级的指示,北京周报英文版2010年的第一期发表了《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纪实》的报道。这篇文章详细记述了温总理出席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情况,译文是由外交部提供的,逐字逐句地翻译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中文稿。应该说,从忠实于原文的角度上看,这绝对是一篇可以称得上好译文的佳作,但是从对外传播来看,这种做法不尽成功。原文是这样的: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演讲等等。在会场内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温家宝总理迎难而上,以最大的耐心在与会各方中穿梭斡旋、沟通协调;尤其在会议面临可能无果的关键时刻,亲自出面与有关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最终推动了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外交部提供的译文是采取原文和译文风格统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异化的翻译方法,应该说整个翻译非常工整,该有的全有了,一个小的附件都不缺。

但是,当时刚好北京周报社和英国外交部有一个联合中译英的翻译小组,这个翻译小组立刻就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研讨。当时翻译组的专员,也就是英国驻华使馆的使者在谈到总体印象时是这样说的:这篇文章在西方读者中是无法达到中方预期的效果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它严格按照中文逐字逐句翻译,这就造成了英文稿中存在大量不必要的、不符合西方传播规律的语句。有些中国人看似很积极的描述,西方读者却完全不能接受,比如important、historical、critical,整个翻译组把这种现象称为“过犹不及”。从中文可以看到,中文在创作这些稿子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我们的总理在这样的形势下做出那样的努力,应该表达这样的想法;但在英文中,过多的形容词却显得是那样的赘述。所以一篇新闻报道,我们还是觉得基于西方受众的理解程度来讲,还是应该通过讲事实、摆道理引导读者得出结论,而不是试图把结论强加给读者,这样是物极必反。当时他们的言词也比较激烈,就说我们把结论强加给读者是一种生硬的宣传,中国要想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软实力,绝对是不能采用这样的方式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这段文字的形容词都卸下去,按照西方新闻写作的要求和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改写的话,译文将更加流畅,效果也会更加的好。这是第一个案例。

第二个案例,我想举一下党政文件的翻译。党政文件的翻译和出版是北京周报一直以来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们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合作中国翻译研究院党政文件翻译集成本的重点工程。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也根据合作伙伴,也就是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根据他们的建议,在整个文件的编译过程中,采取了大量的加减法这样的做法,即去除冗余的信息,补充背景信息。今年的第二项目是我们做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简写版,我们是以官方译文为基础的,我们围绕总基调、新常态等八个关键词,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洁明了的句式,使政府文件的英文版大幅度瘦身,却更加“读者友好”。我们的合作伙伴的中心主任是这样说的,他说:这个简写版将成为外国读者理解中国政府施政重点无障碍的阅读材料,这也是我们未来追求的目标,这是大量瘦身做减法。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