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2015国际翻译家研修活动

《三言两拍》译者谈翻译与“过日子”

发布时间:2015-12-18 09:50: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潇

2015年12月17日,《三言两拍》译者、美国贝兹大学(Bates College)教授杨曙辉和联合国资深口译杨韵琴夫妇在京参加由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主办的首期国际翻译家研修活动。[中国网 周静 摄]

中国网12月18日讯(记者 周静)12月17日,由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主办的首期国际翻译家研修活动进入第四天。

美国贝兹大学(Bates College)教授杨曙辉和联合国资深口译杨韵琴夫妇与来自国内外的众多资深翻译家一起热烈讨论了“中国关键词”和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

杨曙辉和杨韵琴是明代著名话本小说集《三言两拍》的译者。两位翻译家接受中国网专访时透露,在《三言》相继出版后,夫妇二人合译的《两拍》中的《初拍》,即凌蒙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目前已经完成初稿的翻译。

《三言两拍》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和凌濛初的作品,虽然是白话小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这样长的时间跨度,对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都会带来理解上的难度。这不仅表现在语言方面,也表现在文化层面。夫妇二人坦言,他们在翻译中遇到的难点之一就在于此。

杨曙辉教授说,在翻译中遇到不理解原文的情况时,会把“所有的石头都翻一遍”,查阅所有可以查阅的资料来理解原文。“我得让译文可以读得通,别人来问为什么这样译,我有理由,这样心里才踏实。”

简单平实的几句话,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是难以想象的。

1992年,两位翻译家开始合译《三言》的第一部作品《喻世明言》,这部译作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时已是2000年。八年间经过无数次查阅、翻译、再译、整理和修订,其间的“翻石头”和终稿的“读得通”谈何容易。

谈到《三言》的后两部作品《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他们介绍说“后两本的翻译和出版越来越快”。在这样“快”的速度下,《警世通言》的译本于2005年出版,《醒世恒言》的译本于2009年出版。《三言》的译本都已被收录在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大中华文库》内。

很多译者的体会是,翻译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着。杨曙辉说,翻译于他而言,是“过日子”。

杨曙辉说的“过日子”不是养家糊口,不是谋求生计,而是“有爱好,有追求,就是过日子”。在翻译《三言》期间,夫妇两人遇到迴文诗、叠字诗时,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文字游戏”。杨曙辉说,文学翻译要讲究神似而不是形似,但是迴文诗要把形式翻译出来,其中大有乐趣。杨韵琴说,《三言两拍》是明代小说,所以他们尽量在译文中带有些古典的味道,“Stylistic faithfulness,也就是文学风格的忠实,很有意思。”

谈到文学风格的忠实,两位翻译家透露他们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套用英语古典文学中的名句或是古典文学中意思与中文准确相符的词语,不采纳太老的英文用法,采用外国古典文学的英译,根据中文原文对现成或对应的英文表达方法略作修改,以及尽量避免使用当代词汇,争取多用带古典味的词语。

接受中国网的采访后,移居美国多年的杨曙辉教授在自助餐盘里放了一块意大利甜点提拉米苏,一杯美式速溶咖啡,和一小块慢火炖猪蹄,很有趣的搭配。夫妇两人笑着说,如果年龄允许,他们会继续翻译《两拍》的第二部《二刻拍案惊奇》。

两位翻译家自八十年代初移居美国以来,一直从事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至今。他们合译的中译英作品还包括当代传记文学《一个英国人在中国》、《红楼梦简本》、《当代中国短篇小说选集》、《妇女作家散文》等。杨韵琴参与翻译的英译中著作《论中国》于2012年出版,广受好评。《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关于中国问题的专著。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