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资讯

施晓菁:外宣翻译要有的放矢

发布时间:2016-12-21 12:59: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霞 黄姗  |  责任编辑:李潇

 

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MIIS)高级翻译与语言学院副教授施晓菁接受中国网专访。[中国网 陈霞 摄]

中国网12月21日讯(记者 陈霞 黄姗)12月16日,中国翻译研究院第二期(2016)国际翻译家研修活动在北京开幕,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的12位中文翻译家,与外交部、文化部、新华社、中央编译局和中国外文局的资深翻译专家,聚焦中国政治话语翻译,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文化深度对话。活动期间,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MIIS)高级翻译与语言学院副教授施晓菁接受了中国网的专访,针对外宣翻译、人工智能翻译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为中国的翻译爱好者和从业人员点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次研修活动,聚焦的是时政翻译。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诸如“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等新提法,新词汇。那么,在中译外的过程中,遇到中国特色的政治词汇该如何处理呢?

施晓菁老师认为首先就是要吃透原文,先别急于着手翻译,要好好想一想原文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能觉得有些内容很熟悉,就想当然,认为理所当然是这个意思。比如在研修中,专家就“群众路线”这个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究其最原始的定义是什么,然后找出合适的译法。“有的时候(翻译成外文)就是别别扭扭,但是(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没办法,”施老师说。

那如何让外国人理解这些“别扭”的说法呢?就得借助其他工具。施老师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别说政治词汇了,就是很简单的dynasty(朝代)这个词,我有个美国朋友就不明白。她知道这个词,但是放在中国历史的背景里,就不能理解。

“所以我只能跟她解释,这是同一个家族统治的时期,把历史上的朝代都列出来,她就明白了。”

施老师解释说,西方人和中国人算时间的方法不一样,中国人常说在某某朝代,而西方虽然也有“朝代”这个概念,但不会说在“波旁王朝”或者“都铎王朝”时期,只会说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或“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而且,中国历史悠久,一个朝代往往跨越几百年的时间,西方人就会问具体在哪一年呢?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换一种表达方式,不必拘泥于原文,原文说“乾隆时期”,译文可以译成18世纪或者具体的年份。

除了对原文的理解把握,施老师还强调在外宣工作中,要先明确外宣的对象是谁,不能笼统地把外国人看成一个群体。“外国人中有汉学家,有对中国感兴趣的人,还有对中国一点都不了解的人,”施老师说,“已经知道的人,我们不用给他宣传。(我们的目标)是给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对中国有点兴趣,或者愿意了解中国的人。”

因此译文首先要吸引住读者。“你可能翻得很忠于原文,但是人家看得很吃力,就不爱看了,这样就没有宣传效果,”施老师说。这就需要译者多动脑筋,如何遣词造句才能实现普及性的对外传播。

“比如我们的文学经典《西游记》,如何让小孩子喜欢看呢?我们不能把原本给他们,而是给他漫画,或者小人书,这就是适合他们接受的方式。

“对外宣传也一样,要考虑服务对象。要对他们有更多的分析,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人工翻译不会消失 但要和机器翻译分工合作

“阿尔法狗”(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之后,谷歌又利用神经网络科技升级改造了谷歌翻译工具。此消息一出,立刻在翻译界和民众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部分人唱衰人工翻译的前景,认为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机器翻译有可能会彻底取代人工翻译,人工翻译这个行业将会消失。

施晓菁老师对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发展前景则都持有非常积极的观点,她认为二者都具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要扬长避短,分工合作,才能把翻译事业和翻译工作做得更好。

施老师认为人工翻译绝对不会消亡,因为在一些特定领域里,人类的思考分析能力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分析式的思考能力,就是人的不可替代性,”施老师说。“人可以剖析词义,发掘字面下面的含义,而机器翻译做不到这一点。机器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字库,一个词对一个词的翻译,目前没有结合上下文进行思考和取舍的能力。这就成了死译,而死译是翻译的大忌。”

施老师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新现象、新词汇层出不穷,机器翻译没有办法处理这些复杂多变的情况。对于这些新现象和新词汇,人类还没有理解清楚,机器就更不可能把人类在翻译过程中的分析、甄别、取舍这些思考的东西也存进数据库里去,至少这不是大数据存储目前能解决的问题。

但施老师认为,机器翻译也有自己适用的领域。以说明书类、高度重复性的文本为例,文字本身逻辑严谨,描述精确,没有理解上模棱两可的情况,而且之前可能已经积累了大量类似的翻译文本,机器翻译建好数据库就可以直接套用。

因此,施老师认为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发展前景都很好,双方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人类可以借助机器翻译的帮助,从枯燥机械的文本翻译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分析性思考上,但是复杂的、需要分析的东西,还需要人脑来甄别、取舍。“翻译人员不一定要翻译最基本的文字,但一篇好的译文,必须由人来进行最后的检查、定稿。(翻译工作)最后会变成人和机器的合作——机器来处理基本的、初级的工作,人来做最后的思考和润色,最后才能出来一个有语法、有逻辑的译文。机器翻译和人的翻译是有分工的,互相补充,各有所长。”

寄语青年译员:学习翻译没有捷径

施老师最早在《中国建设》杂志社(现《今日中国》)从事法语翻译工作,其间又把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翻译成英文出版发行。她后来在联合国担任汉英同声传译员,现在则长期从事翻译培训教学的工作。

在很多年轻译员看来,施老师能够轻松驾驭多种语言,但在施老师自己看来,学习翻译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她说:“翻译不是简简单单四年或者六年就能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积累是用心、用脑的积累。”

对于想要从事翻译行业的年轻人,施老师建议要先真正理解“翻译”的含义。她说:“翻译不是简单的背单词,要真正的吃透意思。我们总说要积累经验,其实我们积累起来的是思考。一个合格译者要做的是reflective translation(反思式翻译)。年轻人一定要牢记,翻译不是简单翻字典,硬套词语,一定要吃透原文,再用外语把它表达出来。”

而提高语言能力同样没有捷径,只有多看、多听、多体会、多练习。施老师强调,学习翻译一定要“刨根究底”。她说:“翻译需要长年累月坚持进行有思考、有反省、有意识的学习。”

结合自己多年的翻译和教学体会,施老师建议年轻译员一定要坚持学习研究,心态一定要沉下去。各种类型的文章,母语的也好,外语的也好,都要反复学习、练习,反复思考,每个单词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取舍,都要想清楚。“这才是学习,翻译提高不是简单地背几千个单词就可以的。”

年轻人在步出校园之后难免会发现自身原本的定位和社会现实有差距,施老师劝告年轻朋友,要认清现实,冷静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擅长什么,而不要人云亦云。热爱翻译事业的年轻人,要顶得住压力、耐得住贫寒,坚持在实践中进行广泛的锻炼。而在此期间,有些人难免会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所长并不在此。施老师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而要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做下去,把事情做好。

对于目前翻译从业人员面临的工作与薪酬不匹配等问题,施老师还希望国家能够设立各类专门的翻译奖项,鼓励对外宣传领域的翻译工作,让真正热爱翻译的从业人员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