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2015国际翻译家研修活动

陈月红:翻译人才培养必须和市场接轨

发布时间:2015-12-14 11:15: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潇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月红博士出席首届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并接受专访。[中国网 段亚英 摄]

翻译技术的更新改变着翻译业态

随着翻译需求的剧增,翻译人员在增加,翻译工作量也在增加,翻译技术的日益更新正在改变着翻译业务,也同时改变翻译的业态。谷歌目前支持91种语言机器翻译,微软科学家Chris Bishop也于近日宣称将在2026年实现欧盟内所有语言真人级别的实时翻译。

陈月红说,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只能是辅助翻译,如果涉及文化内涵等方面,机器是永远无法替代人工翻译的。但是她认为,计算机辅助翻译本身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

陈月红介绍,三峡大学成立了土木、水电、经济管理翻译等专门的工作坊并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会学生使用各种翻译软件以及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翻译效率。

陈月红以建立专门术语语料库为例,在多人协作翻译项目中,如何运用翻译软件来相互协作,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术语积累和管理,对于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端翻译人才培养遭遇瓶颈

从高校角度来看,高端翻译人才需求剧增,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高端人才培养的模式有点跟不上,师资严重不足,是个很大问题,陈月红说。

陈月红认为,真正从事翻译实践的人才,可能不愿意或者没有时间回到高校从事翻译教学。而高校老师也不可能一门心思来从事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还需要考虑评职称。因为翻译得再多再好,对评职称是没有用的。

高校翻译教师正在积极寻求转型,但是现行的评职称体系没有改变,评职称主要看论文发表的数量。事实上,担任MTI教学的教师,全国MTI教指委对论文的要求较低,但对翻译实践有定量要求,每个评估期(一般3年左右)要求有20万字以上的翻译量。

“现在翻译教师想转型,但是整个职称评价体系不改革的话,翻译教师就会很犹豫,因为评职称还是要靠论文。如果在翻译实践投入过多精力,评职称又不算。这也是全国范围内MTI老师面临的问题,” 陈月红说。

陈月红认为,现在对翻译教师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而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严重限制了翻译师资的成长和发展,这也是高级翻译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  1  2